
作為國際第壹貨物交易大國,平均每天有大約1200億元的貨物在我國和國際間活動。數據顯現,今年1月份,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打破500萬標箱,創下月度前史新高。 這壹成績不僅刷新了上海港本身堅持的紀錄,也使其成為全球首個單月打破500萬標箱的港口;深圳港1月份外貿集裝箱吞吐量達285.3萬標箱,比去年同期增加15.5%,貨物結構優化,實現“開門紅”……從我國遠洋港口不斷刷新的數據中,可以感受到我國外貿進出口的生氣勃勃。 2024年,我國出口規模初次打破25萬億元,到達25.45萬億元,同比增加7.1%,連續8年堅持增加,展現出較強的動能和活力。2025年,外部環境愈加復雜,不確定、不穩定要素增多,地緣政治、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影響上升,外貿穩增加面對嚴峻挑战。 推動外貿量穩質升,各地政府及相關部分及時回應企業期盼,讓方針紅利惠及更多企業,助外貿企業走得更遠更好。梳理各地新出爐的政府工作報告,“穩外貿”成為各地2025年的高頻詞,而與它壹起呈現的,是“高質量開展”。 穩外貿方針接續發力,為企業創新晉級、拓寬國際市場供給更多支撐。外貿新動能加快釋放,綠色化、數字化腳步不斷加快。

2025年我國將進壹步加大穩外貿方針力度。在材政、金融、營商環境等多方面強化對外貿企業支撐的同時,自主敞開、單邊敞開會有序推動,自由交易試驗區也將進壹步提質增效,服務交易、綠色交易、數字交易等新興交易領域都有較大開展空間。